本文目录导读:
- (一)选择合适的体温计
- (二)正确测量部位及方法
- (一)温水擦浴——全身的“清凉呵护”
- (二)冷敷额头——头部的“清凉小贴士”
- (一)白开水——最天然的选择
- (二)果汁与淡盐水——营养与电解质的补充
- (一)常见退烧药及其适用情况
- (二)用药注意事项
- (一)调整室内环境——舒适的“休养空间”
- (二)饮食清淡易消化——肠胃的“减负餐”
宝宝发烧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往往像一场“惊心动魄”的考验,看着原本活泼可爱的小家伙变得无精打采、满脸通红,家长们满心都是焦急,那宝宝发烧了,怎样能让他们快速退烧呢?今天就来给各位家长分享一些实用又靠谱的方法,帮助大家从容应对宝宝发烧的状况。
一、准确测量体温——把握退烧“第一关”
在我们采取任何退烧措施之前,精准测量宝宝的体温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这就好比是一场战役前的“情报收集”,只有清楚知道“敌人”(发烧状况)的具体情况,才能有的放矢。
(一)选择合适的体温计
常见的体温计有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和耳温枪等,水银体温计虽然测量相对精准,但存在易碎且含有汞元素的风险,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尤其对于好动的宝宝,稍不留意就可能折断,电子体温计和耳温枪则是更为安全便捷的选择,耳温枪通过测量耳温来反映体温,操作迅速,适合在宝宝突然发烧需要快速获取体温数值时使用;电子体温计可以夹在腋下、放在口腔或者肛门处(一般宝宝配合度较低,不太推荐肛温测量),其测量结果也比较准确,而且很多电子体温计都有发热报警提示功能,当体温达到设定值时会及时提醒家长。
(二)正确测量部位及方法
1、腋温测量:将电子体温计夹在宝宝的腋下,确保水银一端完全被夹住,让宝宝夹紧手臂,保持安静状态,一般需要持续测量 5 - 10 分钟左右,直到体温计发出提示音后取出查看读数,正常情况下腋温在 36℃ - 37℃之间,如果腋温超过 37.2℃,通常可视为宝宝发烧了。
2、耳温测量:使用耳温枪前,先轻轻拉一拉宝宝的外耳廓,使其耳道尽量呈直线状,然后将耳温枪的探头轻轻插入耳道,按下测量按钮,听到“滴”的一声后查看屏幕显示的体温数值,正常耳温一般在 35.8℃ - 38℃之间,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型号的耳温枪测量范围可能会有些许差异,家长要先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进行校准后再使用。
二、物理降温——温和且有效的退烧方式
物理降温就像是给宝宝的身体开启一场“清凉保卫战”,通过外界手段帮助身体散热,让体温慢慢降下来,而且相对药物来说更加安全温和,尤其适合低烧阶段的宝宝。
(一)温水擦浴——全身的“清凉呵护”
准备好一盆温度适宜的温水(水温一般在 32℃ - 34℃左右,家长可以用手肘内侧去感受水温,感觉不烫手为宜),浸湿柔软的毛巾后轻轻拧干,然后按照从宝宝的颈部侧面开始,沿着肩部、手臂外侧、手背、手掌心的顺序擦拭,接着再擦拭腹股沟、大腿根、膝盖后面、脚背等部位,注意避开胸部、腹部这些对温度比较敏感的部位,每擦拭完一个部位都要更换干净温热的毛巾,重复进行几次,温水擦浴的原理在于,水蒸发的时候会带走体表的一部分热量,就像夏天我们出汗后吹风扇感觉凉爽一样,从而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不过在擦拭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出现寒颤等情况,要立即停止擦浴,并给宝宝盖上薄毯保暖。
(二)冷敷额头——头部的“清凉小贴士”
可以用一块干净柔软的冷毛巾或者专用的退热贴敷在宝宝的额头上,冷毛巾的话,要时不时地更换一下,保证其处于低温湿润的状态,这样才能持续起到散热的作用;而退热贴使用起来就更加方便了,里面含有高分子凝胶等成分,能够缓慢释放冷量,一般一片可以持续使用 6 - 8 小时左右,它主要通过贴合皮肤,将头部的热量传导到外界空气中,帮助降低头部温度,缓解宝宝因发烧带来的头疼、烦躁等不适感,但同样要注意,不管是冷毛巾还是退热贴,都不要长时间大面积地覆盖在宝宝的皮肤上,以免引起局部皮肤过冷或冻伤,尤其是对于皮肤娇嫩的小婴儿更需谨慎使用。
三、合理补充水分——身体的“降温润滑剂”
宝宝发烧时,身体会通过出汗、呼吸等方式丢失大量水分,就像一辆高速运转的汽车不断消耗“冷却液”一样,所以及时为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是非常关键的,充足的水分摄入不仅可以帮助调节体温,还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让体内产生的废物更好地排出体外。
(一)白开水——最天然的选择
白开水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获取的补水佳品,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来决定喂奶量和频率,新生儿每次可以喂 10 - 20 毫升左右的温开水,每天多次少量喂养;稍大些的婴儿每次可以喂 30 - 50 毫升;幼儿则可以适当增加至 100 - 150 毫升左右,但也要注意不要一次性喂太多,以免引起宝宝呕吐,喂水时要耐心,用小勺慢慢地给宝宝喝,避免呛咳。
(二)果汁与淡盐水——营养与电解质的补充
除了白开水,适当给宝宝喝一些鲜榨的果汁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梨汁、苹果汁等(最好是稀释一倍后给宝宝饮用),这些果汁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既能补充水分,又能为宝宝提供一定的营养支持,不过要注意的是,不建议给宝宝喝市售的含糖饮料以及碳酸饮料,它们含有大量的添加剂和糖分,不利于宝宝健康,对于高烧不退或者出汗较多的宝宝,还可以适量补充一些淡盐水,因为汗液中会流失不少电解质,如钠离子、氯离子等,淡盐水的自制方法很简单,在 500 毫升的温开水中加入约半啤酒瓶盖大小的食盐搅拌均匀即可,同样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给宝宝饮用。
四、药物治疗——必要时的“退烧利器”
当宝宝体温较高(一般腋温超过 38.5℃)或者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合理使用退烧药是很有必要的,但家长一定要牢记,用药必须谨慎,遵循医嘱是关键。
(一)常见退烧药及其适用情况
1、对乙酰氨基酚: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退烧药,安全性相对较高,适用于 3 个月以上的宝宝,它可以有效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前列腺素合成,从而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市面上常见的泰诺林等品牌的儿童退烧药主要成分就是对乙酰氨基酚,一般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给宝宝服用即可,例如体重在 10 - 15 千克的宝宝,一次用量大概是 100 - 150 毫克,每 4 - 6 小时可重复用药一次,但一天内用药次数不宜超过 4 次,并且要密切观察宝宝服药后的反应,如有无过敏、嗜睡等异常情况出现。
2、布洛芬:适用于 6 个月以上的宝宝,它的退烧效果也不错,而且作用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可持续 6 - 8 小时,布洛芬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来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进而发挥解热镇痛的功效,像美林等品牌的儿童退烧药就是以布洛芬为主要成分制成的,同样,布洛芬也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服用,比如体重在 16 - 21 千克的宝宝,一次用量大概是 200 - 300 毫克,每 6 - 8 小时可以重复用药一次,但 24 小时内用药次数不超过 4 次,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有消化道溃疡、哮喘等基础疾病,或者对该类药物过敏,那就不能使用布洛芬了。
(二)用药注意事项
1、严禁混用药物:有些家长急于给宝宝退烧,可能会将多种退烧药混合使用,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不同成分的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甚至对宝宝的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严重损害,所以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或药品说明书单独使用一种退烧药进行治疗。
2、关注药物副作用:无论是对乙酰氨基酚还是布洛芬,都有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比如恶心、呕吐、皮疹等,如果在给宝宝服药后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停药并向医生咨询,在用药期间还要密切关注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需尽快就医。
五、日常护理——助力宝宝康复的“贴心守护”
在宝宝发烧期间,除了采取上述的退烧措施外,良好的日常护理也能帮助宝宝更快地恢复健康。
(一)调整室内环境——舒适的“休养空间”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很关键,一般控制在 22℃ - 24℃左右比较合适,这样能让宝宝感觉舒适,既不会因为太热而加重体温升高,也不会因为太冷而着凉,可以通过开空调或者使用电风扇来调节室内温度和空气流通(使用电风扇时要尽量避免直吹宝宝),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 50% - 60%之间,过于干燥的空气会让宝宝的呼吸道黏膜变得干燥脆弱,不利于病情恢复,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空气湿度,或者在房间里放置一盆清水、湿布等简易的方法来改善空气湿度。
(二)饮食清淡易消化——肠胃的“减负餐”
发烧会使宝宝的消化功能减弱,所以在饮食上要尽量给宝宝准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继续按需喂养母乳,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球蛋白等成分,有助于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如果是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适当多吃一些米粥、面条汤、蔬菜泥等食物,避免食用油腻、辛辣、高糖的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和内热情况。
宝宝发烧了别慌张,家长们可以先冷静地给宝宝测量体温,根据不同的发烧情况选择合适的退烧方法,无论是物理降温、合理补水、药物治疗还是日常护理,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细致入微,这样才能帮助宝宝尽快摆脱发烧的困扰,恢复健康活泼的状态呀,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健健康康成长哦!